电气防爆改造 https://www.expotechcn.com.cn #寻找数码点评派# 提起苹果,咱们总会不由自主想到iPhone。 是啊,作为苹果最成功的产品,iPhone可以说是重新定义了手机。 当年的功能机还保留着按键,搞各种花里胡哨的外观。 苹果却带着iPhone4,进入了船新的回合。 可触摸屏幕,简洁的Home键,搭配金属中框和后盖玻璃。 无论是质感,还是设计上的前沿性,在当时都堪称惊艳,无出其右。 而iPhone的领先优势,还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虽然硬件配置啥的,iPhone很多方面都不如国产旗舰猛了。 但机哥每次看销量榜单,果子哥总是排在第一... 而iPhone的巨大成功,再加上,近年来iPad和AirPods等硬件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都会给咱们一种感觉: 苹果它好像,做啥产品都能成? 怎么说呢,失败总是贯穿人生始终。 这话其实放在机圈里,也是说得通的。 哪怕是,研发实力和经费都拉满的果子哥,也会有摔跤撞墙的时候。 今天机哥就和大家盘几个,苹果推出过的“失败”产品。 iPhone5c 把时间的指针拨回2013年。 果子哥在那一年,发布了一款特别版iPhone,iPhone5c。 相比于沉稳低调的普通款,iPhone5c主打的就是多彩。 有青葱绿、青云蓝、琥珀黄、朱雀红和石岩灰,完美契合现在的多巴胺潮流。 当时还是学生的八弟,也买了一台蓝色回来。 现在回忆起来,还是觉得很新鲜。 但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一向沉稳的iPhone,突然变得五彩缤纷起来,那显然是不太能接受的。 更别说这机子的机身材质,还是廉价感满满的塑料,横看竖看都不够高端。 虽说价格到位,缺点都能忽视。 但当年iPhone5c的定价,也是尴尬滴很。 它起售价4488元,比iPhone5s便宜了接近1000元。 看起来挺香的对吧,但相比iPhone5,就没啥硬件上的升级。 反而是iPhone5s,换了最新处理器,支持了4G网络,还把指纹识别抬了上来,诚意高得多。 各种因素糅杂在一起,导致iPhone5C的定位不上不下的。 干翻了iPhone5,又被iPhone5s压着打。 最终,苹果没有公布机子的详细销量。 但在2013年第四季度,九有市场调研机构发布了iPhone5s和5c在各个地区的销量分布情况。 iPhone5s在中国的销量占了91%,而5c只有可怜的9%... 从当年威锋论坛各个iPhone板块的发帖数,也能看出iPhone5c的讨论度有多惨淡。 虽然直到现在,还有一部分手机爱好者,对iPhone5c情有独钟。 但终归是少数派。 从销量和市场讨论度来看,iPhone5c确实称得上是失败了。 甚至有网友会说,这是苹果有史以来,出过最糟糕的iPhone... ApplePippin 如今的苹果设备,玩游戏的体验都不算优秀。 iPhone虽有秒天秒地的A系列芯片,但不堆散热,让它注定无法持久输出。 Mac也有性能拉满的M2Ultra。 但游戏生态这块嘛,实在是没啥3A大作能玩的。 但这不代表,果子哥它没有游戏梦。 在1996年,苹果就曾推出过一款游戏机--ApplePippin。 机身外观简洁素朴,是大众消费者都不会讨厌的设计。 而且机哥觉得,ApplePippin当时的设计,比索尼初代的PlayStation还要好看一点。 配色这块各有各爱,但ApplePippin的一体性显然更胜一筹。 初代PlayStation则注重“拼接”,而配色也比较复古。 从现在的眼光来看,倒是有股复古未来主义的味道。 不过,游戏机这玩意儿,最重要的还是游戏足够多,体验足够好。 恰好游戏的丰富性上,ApplePippin是吃了大亏的...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在整个Pippin平台,只有大概18款游戏能玩。 而且大多数游戏都基于MacOS平台移植而来。 没有独占游戏,也就意味着,要面临竞争力不足的问题。 大伙可能觉得,以苹果的号召力,不可能就这么点游戏吧? 其实...不是号召力的问题,而是ApplePippin的性能真的太弱了。 一款很简单的赛车游戏,哪怕只是围绕的赛车转动视角。 机哥都能发现,车子尾部一直在闪烁,可想而知稳定性有多差。 同样是赛车游戏,隔壁的PlayStation的表现就贼好。 从视角转动,到启动发动机飙车,都没有任何闪烁,游戏帧数也比ApplePippin高。 虽然ApplePippin提供了自定义图形设置。 比如想帧数高点,可以把画面质量调低。 想画质高点,可以设置“每秒10-15帧”。 但咱说实话。 这种趋于两个极端的选择,无论怎么选,游戏体验都是稀烂的。 在游戏生态稀烂,体验也不行的情况下,ApplePippin的发售价是600美元。 相比之下,初版PlayStation也就卖300美元。 比索尼的贵一倍,体验还远不如索尼的好,那消费者们,自然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结果就是,ApplePippin从上市到停产,仅仅一年时间。 而这期间,这款游戏机的销量极其惨淡,只有四万多台,比任天堂的VirtualBoy卖得还差,属于是比烂更烂了... AppleIII 以上两款产品,和这台AppleIII相比,都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 毕竟,前两款可能是让苹果少赚,或者小亏。 但这玩意儿,是真的差点把苹果给愉悦送走... 因为AppleII在商业上获得成功,苹果就打算乘胜追击,以激进的技术迭代,让消费者们咔咔下单。 于是在1980年,苹果第三代个人电脑面世了。 乔布斯当时觉得,既然第二代卖得那么好。 那第三代就专门给企业使用,然后把AppleII下放给普通家庭,家用和商用两开花,岂不美哉? 而AppleIII的新功能和卖点,也确实很吸引人,比如有真正的打字键盘。 有80列文本显示,甚至还内置磁盘驱动器。 全新加入的硬件,再加上有AppleII商业软件的铺路,这一代理应要卖爆。 结果,最关键的质量出了问题。 连苹果联合创始人史蒂夫・沃兹尼亚克都表示: “AppleIII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高达100%的故障率”。 乖乖,百分之百的故障率,你能想象售后承受了多少吗? 而造成质量大翻车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首先,是乔布斯坚持不给电脑加散热风扇,那工程师就只能用铝外壳来加强被动散热了。 其次,工程师设计内部的时候,也没有把外壳和主板进行合理安放。 电脑在使用发热后,主板和铝外壳会碰到一起,导致屏幕乱码、芯片脱落等问题... 当然,芯片脱落的问题,当时苹果也给出了解决方案。 把电脑抬到两英寸高的位置,然后摔下来让芯片复位,属实是骚断腿。 后来有人粗略估算过,AppleIII的推出,起码让苹果亏了6000万美元。 考虑到100%故障率,这个数字不算离谱好吧... 回顾完这些产品,机哥也不得不感叹,现在的苹果家大业大了,却很难见到那股“无畏探索”的精神了。 究其原因,大概是如今的苹果,已经不用翻天覆地的创新,来吸引消费者买单。 有了一群粘性极高的消费者,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围绕“如何把现有产品卖得更好”去展开。 所以你能看到,苹果的刀法日益精湛。 标准版总归缺点东西,让人心痒痒,而Pro版往上的产品,价格却贵了不少。 可能,这就是科技巨头的必经道路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