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新媒体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保险股疯涨幕后推手现身:外资大举增持,港股机构埋伏A股,长远行情可期吗?

2023-06-04| 发布者: 高密新媒体|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上海报道从4月至今,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沉寂已久的保险股终于“耀眼”了一...
身上涨白班点咋回事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上海报道

从4月至今,无论是A股还是港股,沉寂已久的保险股终于“耀眼”了一把。

今年五一小长假之前,中国平安(601318.SH)、中国太保(601601.SH)连续两个交易日以近乎涨停方式拉动板块大涨,假期之后新华保险(601336.SH)、中国人寿(601628.SH)接棒,延续板块上涨态势,让市场看到保险股的春天已经到来;而在港股市场上,内保股表现同样不逊色,中国人民保险集团(01339.HK)4月交易日内连拉18根阳线,股价从2.6港元附近最高涨至3.36港元,涨幅超过30%;中国财险(02328.HK)则在整个4月涨幅接近50%,中国太保H股在半年内涨幅更是接近一倍。

到底是什么样的机构和资金在连续追捧两地市场保险股呢?随着各大保险公司一季报的披露以及港股市场多家外资机构增持信息的发布,让市场看到了幕后的“推手”。

外资增持机构加仓现身

“沪港两地保险股的估值已经非常便宜,随着一季度产寿险业绩明显向好,尤其是产险市场的盈利增速明显高于寿险,因此外资率先在港股市场大手笔买入中国财险等标杆企业;而在A股市场,几家保险集团的寿险业务也回暖明显,至少行业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外加保险机构本身也加大了分红力度,使得机构资金也提前布局。”5月9日,上海一家券商机构保险业分析师刘婷(化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值得关注的是,在5月8日,港交所披露信息显示,中国财险5月2日获得摩根大通(JPMorganChase&Co.)增持630.17万股,每股均价9.44港元。增持后,摩根大通的持股数量约为3.51亿股,持股比例由4.99%上升至5.08%;而在此前的2月份,摩根大通也在场内以每股平均价8.0096港元增持2168.77万股,涉资约1.74亿港元。

除了摩根大通增持中国财险之外,另据港交所4月披露的权益资料显示,中国太保港股也在4月18日获得外资SchrodersPLC场内以每股均价24.0258港元增持613.16万股,涉资约1.47亿港元;此前的3月15日,中国太保还获得摩根大通以每股均价21.255港元增持好仓1211.1万股,涉资约2.57亿港元。

而在A股市场,根据多家上市险企发布的一季报显示,中国人寿在今年一季度分别获得全国社保基金一一四组合买入937.92万股、中国核工业集团资本控股有限公司买入895.08万股,成为其第九和第十大流通股股东,另外作为外资的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也小幅增持中国人寿A股;平安资管则新进中国人寿购入1985.92万股股票,成为第九大流通股股东;新华保险获得华宝投机公司增持超过3000万股,持股增幅达到104.79%,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也增持了新华保险;中国平安A股则获得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一季度增持接近2亿股,平安集团长期服务计划也同步增持1亿股左右;中国太保A股则获得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增持超过1.5亿股。

事实上,据本报记者统计了解,在港股市场,增持内保股的外资不仅有摩根大通以及SchrodersPLC,另有包括贝莱德集团、瑞银集团、TheCaptialGroupCompanies等多家外资,总体表现以增持居多。

“相比前两年保险股,港股市场内保股机构交易今年以来明显增加,而且股性也活跃很多,股价表现堪称优秀,比如中国财险、中国太保等。而从外资的投资策略来分析,目前仍然是波段操作,外资前4月在内保股上有买也有卖,总体呈现小幅增持的特点。”5月11日,香港一家券商机构交易分析师邬伟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而在A股市场上,保险股被外资以及机构增持则显示出长线投资的特征。

光大证券分析师王一峰分析指出,保险股的大幅上涨主要与分红率高和股价低长期增长空间明显有关。

保险股后市如何?

5月11日,本报记者也梳理发现,截至当日收盘,A股保险股成分指数自4月以来涨幅超过20%,远远超过大盘表现,中国人寿涨超18%、中国人保涨25%、新华保险涨逾33%、中国平安涨超15%,中国太保涨幅接近26%;H股中,中国财险和中国人民保险集团两只内保股4月以来同步涨幅超过25%,新华保险涨幅也超过20%,中国太保涨幅接近20%,中国人寿涨幅超过15%,中国平安股价涨幅超过10%。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银行股近期接过保险股上涨态势,两地保险股未来行情能否行稳致远,市场各界的观点渐趋一致。

“由于内部和外部因素,保险行业在过去三年中持续大幅下滑,虽然短期内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但行业已经处于下行周期的末端,基本面上行概率大,上行空间大,估值已经反映了较为悲观的预期,市场信心随基本面修复后,行业有望从更长期,更客观的角度定价,从而迎来深度修复。”中金公司发布的2023年保险行业展望报告指出。

“保险股估值修复的源动力仍来自原险企不断改善的基本面,近年来各家寿险公司对代理人渠道进行优化升级,体现在今年保险股一季报中是新业务价值的回升;在财险领域,年初《关于扩大商业车险自主定价系数浮动范围等有关事项的通知》和《农业保险产品开发指引》两份文件的发布,从政策层面对产险业务两大主力险种展业提供支持,进一步打开其中长期发展空间。我们预计今年人身险和财产险同步发力,使得2023年险企负债端有望持续复苏,进而使得板块估值修复行情向中期演进。”5月11日,东兴证券分析师刘嘉玮表示。

也有市场投资人士分析认为,对于机构和外资同步提前布局两地保险股,从最现实的原因来看,是一季度的“靓丽”呈现以及在分红方面的积极表现提振了市场信心。

“如果说今年一季度业绩快速增长是提振股价的基石,那么险企大手笔分红是机构买入的直接原因。从一季报业绩来看,5家A股上市险企归母净利润合计865.01亿元,增幅达到双位数以上,尤其是新业务价值拐点初现,投资收益向好成为驱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另从这些上市险企发布的2022年度分红计划看出,5家上市险企预计分红总金额达615.34亿元,使得保险股现金分红比例均超30%,甚至站上40%的高位,这一分红比例显著高于A股公司平均水平。”5月10日,上海一家二级市场私募机构投资负责人耿波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表示。

刘嘉玮进一步指出,但受制于ROE/ROEV中枢下行并保持在近年低位,保险标的投资周期拉长是大概率事件。同时自2021年起涉及险企经营行为规范的监管政策频出,近两年政策推出频率进一步上升,可以预期监管政策仍是当前险企经营重要的影响因素,需要持续重点关注。

责任编辑:徐芸茜主编:公培佳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密新媒体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高密新媒体 X1.0

© 2015-2020 高密新媒体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