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新媒体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中国市场经济30年(2017-2022)——逆境创新:你想活下去,就能活下去!

2023-05-05| 发布者: 高密新媒体|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30年辉煌与风雨,乐不乐见,逆境终归会来。但既然来了,就来得更猛烈些吧!中国企业家精神,会支撑中国企业...
白癜风可以治好吗

30年辉煌与风雨,乐不乐见,逆境终归会来。但既然来了,就来得更猛烈些吧!中国企业家精神,会支撑中国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片蔚蓝大海上,成为翱翔更高更远更坚强的那群海燕!

出品:中外管理传媒社长、总编杨光

策划:常鸿达

主笔:庄文静任慧媛辛国奇杨光

时代综述

自从中国崛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之后,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其中,包括了狐疑、警惕和敌视。这一时期的中国企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竞争能力步步增强,且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较高的产业链上与发达国家构成直面竞争。无论从经济格局、科技格局还是军事格局都严重“威胁”着一些西方国家的世界地位。

尤其中国科技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令人瞩目。在事关国家安全的通信领域,中兴通讯与华为作为“双子星”,即是“瑜亮”竞争对手,又共同代表着中国在全球市场上披荆斩棘。

虽然中国并没有要和美国一争高下的意图,但对方早已把中国定位成了后冷战时代最大、最危险的战略竞争对手。于是西方国家先是以国家安全为由,排斥中国电信企业进入其市场竞标。在依然无法遏制中国电信企业开疆拓土的情况下,便掐准了中国信息产业链上在核心技术层面依然存在的明显软肋,展开了釜底抽薪的打击和制裁。从2016年开始到最近,美方先后对中兴、华为实施多项核心技术禁运措施。千亿级别的中兴通讯,几乎一夜停摆,毫无还手之力。华为虽然早有准备地留有“备胎”,收获国人赞叹,但技术“七寸”不是咬咬牙就可以轻易克服的。如今,曾经接近单挑苹果的华为,因为美国的技术打压和全西方联手的市场打压,几乎退出了全球高端手机的竞争。

“中兴事件”的窝囊,“华为遭遇”的悲情,让不少中国企业和全中国上下意识到了“技术卡脖”的苦楚。也是在这个改革开放以来空前严峻的国际环境下,“国产替代”与“专精特新”成为了举国共识乃至上升成为国家战略。

中国企业在经历了加入WTO15年的高速红利期后,在全球市场和国内市场上也都在面临着空前的逆境挑战。这种逆境,不只是前述中西方结构性竞争带来的贸易战乃至产业脱钩,还包括全球政治经济环境自身的不断恶化,以及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重大调整带来的成长趋缓。“新常态”,预示着高速增长阶段的结束,而高速增长下所掩盖的问题则开始暴露。

首先,在资本市场回归理性之后,之前过于炒作商业模式、依赖扩张速度的互联网思维泡沫,在这一阶段迅速破灭。乐视、瑞幸相继爆雷,预示着一种时代浮躁的终结。

其次,在国家发展战略调整之后,之前过于相信唯大不破、依赖金融杠杆的房地产泡沫,在这一阶段也迅速破灭。恒大、华夏幸福相继爆雷,也表明了一种时代疯狂的终结。

不止如此,同样在国家发展战略调整之后,之前所有在资本无序扩张下催生出来的“快行业”,这一阶段都在遭遇寒冬甚至颠覆性整合。即便是看似热红天的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在2022年依然面临几乎全行业巨亏的惨烈。任正非20年所撰写的《华为的冬天》,张瑞敏办公室时刻摆放的“沉没巨轮”,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走到尽头时开始出现了。

有资源、资本加持的大型企业和风口企业尚且如此,势单力薄的小企业更为艰难。他们是大环境巨变下受到冲击最大、也最无助的群体。于是,中国中小企业家2019年在“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现场,向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发出了“中小企业怎么活下去”的锥心一问。

也因此,才有了曹德旺掷地有声地那句:“中小企业只要真想活下去,就一定能够活下去!”的传世答案。

是的,既然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道路,选择了链合国际,就注定从来没有永远的顺风顺水,惊涛骇浪下的智勇搏击就是常态!同时,也只有经历惊涛骇浪的无情拍打,才更能检验出中国3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的成果与成色!

30年辉煌与风雨,乐不乐见,逆境终归会来。但既然来了,就来得更猛烈些吧!中国企业家精神,会支撑中国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片蔚蓝大海上,成为翱翔更高更远更坚强的那群海燕!(杨光)

时代大事记

2017年4月

中国首艘国产航母下水了;5月,中国研发出了量子计算机;同月,C919大型客机在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成功首飞;之后,全世界最快的高铁复兴号上路运营;钢材加工攻克了技术难关,终于实现圆珠笔芯的自主研发制造。进一步擦亮“中国制造”的名片!

2017年6月16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7年版》,并于2017年7月10日起实施。这标志着负面清单在为自贸区建成中国对外开放的“最高地”、深化外资管理体制机制和形成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释放了显著的改革红利。

2017年7月19日

万达、融创中国和富力地产签订三方协议,万达将13个文旅城资产包出售给融创,77家酒店资产包卖给富力。此后,万达调整架构,文化集团一拆三,文旅、电影、体育三大业务板块,分别成立集团公司。这意味着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商业地产开发商万达集团在进行“去房地产化”,转型为一家商业投资服务企业,类似于酒店管理公司,完全轻资产化。也正是这一“自救式”的举措让万达成功度过了债务危机,直接减少负债1100亿元,对于企业抵御风险有了强大的保障。

2017年

从单车、汽车、充电宝,再到雨伞、健身舱等,各路共享项目纷纷诞生,共享经济成为当年所谓的资本风口。但很快,“共享产业”就在年底进入“洗牌阶段”,悟空单车、小鸣单车、酷骑单车等近10个项目相继停止运营,从所谓的“风口”坠落。人们开始觉察到,模式创新终究只能是昙花一现、一地鸡毛。

中国制造业在不断突破创新,而以共享项目为代表的模式创新终究只能是昙花一现、一地鸡毛

2017年12月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2018年3月23日

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在白宫正式签署对华贸易备忘录。随后,美国政府发布了加征关税商品清单。美国正式在中美贸易战场上开了第一枪,战略遏制成为后期的“常态”,全球化潮流开始逆转,地球不再那么“平”。

2018年4月16日

美国商务部继2016年对中兴通讯实施出口限制措施之后再次发布公告称,美国政府在未来7年内禁止中兴通讯向美国购买敏感产品。面对美国的“封杀”,中兴通讯为了维护自己的市场份额,交了10亿元罚款。

2018年

中国楼市经历“史上最严调控”,多地围绕“房住不炒”定位密集出台调控政策。“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成为房地产市场主基调。

2019年7月22日

首批25只科创板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科创板正式开市,并试点注册制。这标志着中国科技企业和资本市场进入加速换挡的新周期。

2019年8月6日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总体方案》正式对外发布。《方案》明确支持新片区以投资、贸易、资金、运输、人员从业自由等五方面为重点,推进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建设特殊经济功能区。

2019年10月

党的第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与时俱进地完善了我国的分配制度。数据,第一次成为重要生产要素。

2019年10月31日

在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开幕式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宣布启动5G商用,并发布相应套餐。5G正式进入中国寻常百姓家。

2020年初

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大面积爆发,并蔓延全球。疫情重创下,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严重受挫。谁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病毒,居然肆虐了长达3年之久。并就此改变了全世界政经格局和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习惯。

2020年1月15日

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签署。中美之间通过平等对话协商合作来解决各自关切和相互利益的合理安排,充分证明只有遵循平等和相互尊重原则,才能找到妥善解决问题的办法。

2020年2月29日

海航集团在债务危机爆发数年后,正式被政府接管。从总资产1.2万亿的海航帝国,到千亿债务崩塌。从此时起,海航已不再是过去的那个“家天下”的企业。海航集团东窗事发,一度向众人展示了这个中国民营标杆企业在人治下的极限。

2020年4月2日

在纳斯达克招摇上市的瑞幸咖啡,突然被曝出伪造交易额至少22亿元人民币,随后便遭退市。互联网思维虽然甚嚣尘上,风光无限,但如果他们依然立足于单纯的“低价”和“便捷”,让这个社会日益沉迷于“将就”,而不是转而精心于“讲究”,那么这种商业终究是一个社会走向进步幸福的祸害,甚至是毒品。

2020年8月24日

创业板注册制正式迎来首批18家企业集中上市。创业板注册制的正式落地,标志着创业板市场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同时也为A股全市场的注册制改革进一步积累了经验。

海航陨落、瑞幸退市、北交所开市,“盲目”和“将就”退场,“讲究”终于被日益重视

2020年11月2日

蚂蚁集团在完成IPO的所有程序后,在挂牌交易的前两日被叫停,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对蚂蚁集团实控人进行了监管约谈。紧接着,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对阿里巴巴集团实施“二选一”等涉嫌垄断行为立案调查。由此,互联网巨头随心所欲的扩张时代结束了,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治理迎来“强监管”时代。

2020年11月15日

东盟十国和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全球规模最大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式达成。其签署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繁荣稳定,有利于构建开放的世界经济,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2020年11月下旬

最后3家P2P业务清零,这个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的行业,以“经济发展保护神”的身份发生,却因为频出行业乱象,严重影响了中国经济发展及其人民的经济安全,最终退出历史舞台。

2020年

疫情重创下,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严重受挫,全球经济形势面临衰退风险。人流如织的口岸变得“门可罗雀”,原本繁忙的机场变得沉寂……微小的病毒因子让这辆正在向前奔跑的全球经济“列车”停下脚步,全球供应链出现大范围“断链”。

2021年8月

许家印正式卸任恒大董事长,恒大负债两万亿的消息不胫而走。恒大在最应该去杠杆、减负债时却背道而驰,开启了疯狂的多元化扩张。犹如一趟高速奔驰的列车,俨然已经刹不住车。随着“三道红线”高压政策出台,房地产整体发展逐渐回落,恒大成为潮水退去后留在沙滩上的最大房企。

2021年11月15日

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这是资本市场改革发展的又一重要标志性事件。北交所聚焦服务中小企业,有利于推动完善中国特色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专精特新”、隐形冠军企业的上市通道,至此打开。

2021年12月11日

工信部联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等部门发布了《“十四五”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力争到2025年推动形成一百万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十万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一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精特新”一词,开始越来越“热”,资本风向也发生了转变,人们逐渐意识到,真正的科技创新才是正轨。

2022年2月24日

俄乌战争爆发。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何去何从,至今尚不明朗,但全球格局已然因此发生巨大改变。

2022年4月10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从全局和战略高度为今后一个时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了行动纲领。

2022年10月16日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中国式现代化”成为未来主线。

2022年12月

浙江“抢单团”包机出海,打响“千企万团”出海抢单第一枪!紧接着,江苏、广东、山东、四川、海南等地纷纷跟进,试图夺回“失去的三年”。但现实很残酷,中国企业三年重新走出国门,发现早已换了天地:中国供应商正在面临被西方联手脱钩的风险。

2022年12月中旬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进一步明确了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的发展方向,全力做好扩大内需这篇大文章,推动中国经济沿着高质量发展道路行稳致远。

恳谈会时代主题

管理大师、量子领导力学创始人丹娜·左哈尔:身处21世纪竞争激烈的年代,企业需要新的量子管理思维,若仍用牛顿思维来管理,将陷入困境

2017年

第26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

主题:中国管理2025

“中国制造2025”,是全球新工业革命的中国路径。十年迈入中国制造强国,必将全面迎接管理的挑战。管理大师、量子领导力学创始人丹娜·左哈尔为本届恳谈会带来了最前沿的量子管理思维,她认为牛顿思维重视定律、法则和控制,强调“静态”、“不变”,量子思维重视的却是不确定性、潜力和机会,强调“动态”、“变迁”。身处21世纪竞争激烈的年代里,企业若仍用牛顿思维来管理,强调集权、员工只需听令行事、不得有意见,那将陷入困境。企业需要新的量子管理思维,将每个员工看作特殊的能量球,放手让员工集体发挥创意,“自下而上”地为公司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

实现“中国制造2025”一定配套着智能化管理与智能化相匹配的人本管理。在人工智能时代,人反而第一次作为纯粹的人,成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

2018年

第27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

主题:2019·归零心态

回溯过去的2018年,国际国内形势在发生着广泛、深刻的变化,贸易保护、单边主义正在抬头,所有事件都在对中国乃至全世界产生深远影响。不确定作为新常态,注定很难预知和有规律可循。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在本届恳谈会上的演讲上,更烧起了“冬天里的一把火”,提振了中国企业的士气。李稻葵阐述了两个核心观点:第一,今年最艰难的时段过去了,多事之秋到此为止,不要思想再混乱了;第二,未来格局正在形成,务必请大家高度关注,重新布局,积极应对!接着,李稻葵还指出了中国经济正在发生的两大变化:第一是与美国关系的变化,两国元首回到了正常的领导人沟通、协商轨道上来了。第二个变化,金融政策的问题开始得到纠正。

本届恳谈会的重磅嘉宾——著名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中国制造核心之痛的深层思考》的主题演讲中指出:中兴事件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但目前中国手机和电脑的智能操作系统都是国外的,而在一些大型的造船、飞机、发动机领域,大量用到的仿真、设计类软件,也基本都是国外的软件。“这就很容易被国外卡脖子,”但潜在的风险巨大,官方要重视起来。他认为,我们要像支持芯片那样支持软件发展,企业要向华为学习,必要时要有备份系统顶上去。可见,不论危机来与不来,都需要危机意识,都需要自我归零,刺破膨胀,理性冷静。

“美国人未来一定会放弃‘围堵’中国。”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祖康在第28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掷地有声

2019年

第28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

主题:2020·价值回归

中国正在面临着40年来最严峻的挑战。但是,当我们在顺风顺水中酝酿出了足够多的泡沫、喧嚣出了足够多的浮躁时,“严寒”正是一个暴露裸泳、拨乱反正、重归冷静、归零出发的好时节。

联合国前副秘书长沙祖康在本届恳谈会主题演讲《2020,中国国际环境的风险与风控》中笃定地表示:国际格局正在发生百年未有之巨变,以中国为代表的一批新兴经济体崛起,这些新兴经济体的政治、经济,包括安全等各个领域的影响力在提升,特别是中国的崛起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大关注。中国的昨天已经写在历史上,中国的今天在亿万人民手上创造,中国将更加美好,我们当有这份自信。同时,要抛开幻想,美国人近期绝不会放弃“围堵”中国。但是,未来则一定会“放弃围堵”中国。

日本经济大学经营学院院长、日本长寿企业研究领域第一人后藤俊夫在本届恳谈会上提到日本企业之所以长寿时,归结为六点原因:第一,长远观点、长期管理。第二,不追求短期的快速增长。第三,强化核心能力。第四,重视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关系。第五,重视风险管理。第六,强烈的家族继承意志。

第28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中外管理将“风雨同舟奖”颁给了与中外管理长期风雨同行的老读者、老客户以及合作伙伴

艾华集团董事长、第二届“中国造·隐形冠军”总评选得主艾立华则认为:其实企业跟人一样,没有永远的企业。所以长寿是寿命长,长青则是充满活力。蟑螂跟恐龙是同一个时代的,为什么恐龙没有了,蟑螂还存活?蟑螂就是能适应各种环境,一滴水可以活四个月,不断让自己充满生命力。企业要长青,就要适应社会、适应时代,向好的方向不断改变。

第28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会议期间,中外管理传媒社长、总编杨光(左一)、广东唯美集团董事长黄建平(中)与福耀玻璃董事长曹德旺,就全球产业链格局重构和中国企业的挑战与机遇做交流

2020年

第29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

主题:2021·双循环时代的“核”引擎

在巨变中,中国企业与中国经济,已进入到了刺刀见红的“核”竞争阶段。

“核”,就是党中央所指出的:坚持把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要打造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打造自主可控、安全高效并为全国服务的产业链供应链!

著名经济学家李稻葵在本届恳谈会上一针见血地指出:“我国的产业体系非常强大,但现在国家意识到,我们在有些领域‘大而不强’,我们的产业体系还有很多薄弱环节。中国的产业体系很像瑞士奶酪,整块奶酪看上去很美,味道也很好,但是中间有窟窿眼儿,有一些漏洞,需要依靠大量的隐形冠军企业补上。”

拜登时代的中美经贸较量到底能不能出现转机?能不能够做到合作共赢、相互尊重,以及不对抗、不冲突?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做了主题演讲:《拜登时代的中美经贸有转机吗?》,从侧面回答了这些问题。并指出,过去国内企业家,尤其是民营企业家能够成功,那只是打入了整体的价格体制,利用了当时的改革开放时机,但是现在已经行不通了。现在很多民营企业家感到迷茫、着急,钱不知道往哪儿投,这就是一种没有全球视野,不知道下一步发展方向的焦虑。

未来的“核”竞争,就是基于实业,基于高质量,基于产业链,基于数字化,基于新业态,基于安全可控,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硬碰硬比拼、面对面较量!

2023年

第30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

主题:2023·重聚、重启、重链

当许多中外管理的老朋友们,已经隔离、失散了整整三年之后,让我们在2023年之春终于到来的“第30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重聚一堂!凝聚一心!当中国经济自2020年春被迫按下暂停键,并承受三年的高度不确定性后,让我们在2023年之春的“第30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重启引擎!再上高速!当静默脱钩成为中国各个产业链去年在国内外都必须面对的共同困局时,让我们在2023年之春的“第30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上,重链市场!合创新局!

2023之重,不是重压之重,不是重复之重,而是重建之建、重新之新!当我们得以促膝重聚(信心、资源),共同重启(梦想、经济),彼此重链(市场、价值),历经风雨多艰的中国企业,必能劫后重生,因祸得福,破茧成蝶!

坚定信心,自强不息地活着。对“玻璃大王”曹德旺而言绝非一句口号,而是他真实经商经历的写照

时代企业:福耀玻璃

2019年秋,福耀玻璃掌门人曹德旺应邀站在“第28届中外管理官产学恳谈会”的讲台上。面对“中小企业如何活下去”的现实疑问,他掷地有声地只说了一句:“只要你真的想活下去,你就一定能活下去!”了解曹德旺创业经历的人,也就理解了这句话的内涵。1990年代初,福耀玻璃首次将产品销往北美地区,并于1995年在美国设立销售中心,而这也是曹德旺迈出国门的第一次尝试。然而,让曹德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美国工厂成立后连年亏损,三年内亏掉了近3000万美金,令整个福耀玻璃陷入资金困难。但困顿中曹德旺没有选择回国,而是想方设法让自己的美国工厂活下去。经过苦苦调研,寻找亏损原因,并及时调整模式,福耀玻璃在连续三年亏损后,终于在1999年开始盈利。

扛过来的福耀玻璃,很快就占据了美国汽车玻璃市场接近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这自然惹来了美国的不满,于是诬陷福耀玻璃存在倾销等不正当竞争手段——他们想利用美国本土宪法限制福耀玻璃的发展。

但曹德旺据理力争,甚至不惜拿出上亿元与美国原告打官司,只为帮中国企业争一口气,最终成功胜诉。这让美国人看到,曹德旺绝非“软柿子”,转而对曹德旺以礼相待。

福耀玻璃最终成为全球最大的高品质汽车玻璃生产供应商,全球汽车上每4块玻璃,至少有1块是来自福耀的产品。美国的三大汽车厂商都在与福耀玻璃进行合作,福耀玻璃的存亡直接关乎这些车企的存亡。所以,在美国一直有一个默许的“规则”,那就是谁也不可以得罪福耀玻璃,任何时候都不可以采取任何对它不利的措施。

可见,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想要做大做强必须依靠全球化的帮助,同时也只有拥有全球产业链的基础和坚不可摧的市场地位,才能在面对国际竞争和逆境打压时占据优势。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密新媒体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高密新媒体 X1.0

© 2015-2020 高密新媒体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