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新媒体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林总俘虏范汉杰,冷冷地问:范将军,对锦州之仗,有何观感?

2023-01-06| 发布者: 高密新媒体|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1948年,罗荣桓部署塔山阻击战,他对苏静说:“要死守塔山,叫敌人尸骨成山,血流成河!”塔山塔山,没有塔...

1948年,罗荣桓部署塔山阻击战,他对苏静说:“要死守塔山,叫敌人尸骨成山,血流成河!”

塔山塔山,没有塔也没有山,是一片小村庄。

主要因为我军要打锦州,敌人的十一个师要支援锦州。

敌军要从塔山过,而我军的八个师,要阻止敌人过塔山。

如果塔山失守,我东北野战军,则会遭敌人前后夹击,大概率会遭受重大损失,等于是三年的发展付之东流。

事实证明,罗荣桓的预测和命令完全正确,塔山的确尸骨成山……

(一)我军八个师,对战敌十一个师,林总战蒋氏

关于此事的详细经过,要从敌我两军的兵力部署,和战术目标说起。

先说我军这边,目标很简单,要一战扫灭东北的六十万大军。

东北战局打到1948年10月,敌人龟缩到大城市,而我军自然要打大城市,所以计划展开大兵团攻城作战。

我方兵力扑向锦州,准备展开气势恢弘的辽沈战役。

再看敌人这边,蒋氏在葫芦岛指挥作战,为了救援锦州守城部队,于是派出了廖耀湘的西进兵团,和侯镜如的东进兵团,想要从两个方向救援锦州。

林总对战蒋氏,俩人的目光都望向了塔山,那里没有塔也没有山,而是一片小村庄,有大概百来户村民。

重点在于,蒋军的援兵要从这里过,去救援锦州;而我军要坚决阻挡敌人的援兵,才能保障辽沈战役的胜利。

塔山距离锦州约有六十里,距离锦西只有八里左右,是山跟海之间最狭窄的道路,仅仅只有二十多里宽。

而敌我双方必定要争夺的北宁线铁路,便是从塔山的东面穿过,公路也就在铁路旁边,属于运输大动脉。

蒋氏在葫芦岛,召集了11个师的兵力,作为支援锦州的主要作战力量。而我军这边负责阻击的力量,满打满算只有8个师。

也就是说,等大战开始之后,我军主力正在攻城,一旦塔山失守的话,就会被敌人两线包围。

此战我军仅仅只有单程油料,已经不可能全身而退,一旦此战落败,等于是三年来的发展付之东流。

蒋氏为了实现他的战术设想,于是带着空军和海军司令,以及联勤司令,坐镇葫芦岛亲自指挥。

蒋氏制定了作战计划之后,他声音低沉地对周围人说:“万一你们这次打不过去,那么只好来生再见了。”

因此塔山阻击战,成了决定成败的关键之所在,乃林总、罗荣桓、刘亚楼最担心的防线。

战云密布,林总在攻打锦州之前,对周围的人说:“攻击锦州最重要的保证,是要把锦西方面的敌军挡住……”

东野已经接到了最新的情报,得知葫芦岛原本只有两个师的作战力量,猛然间增加了四个师,如今又来了五个师。

双方的战术意图,都已经摆在了沙盘上,都知道塔山一线乃是双方的生命线。

林总猜测,敌人在短时间内,能调遣九个师的作战力量到葫芦岛,证明那弹丸之地去了高官。

倘若没有猜错的话,蒋氏本人大概率身在葫芦岛,敌人的机械化重装部队,只需要一个冲锋便可洞穿两锦。

而我军的关键作战任务,就是绝不允许敌人的支援部队抵达锦州,不仅要防而且要防得滴水不漏。

刘亚楼在作战会议上,谈到了塔山的我军力量,说早在两天之前,四纵的战士们就已经抵达塔山、白台山、高桥等地……

我军如今正在那边迅速构建各类防御工事,做好了抵挡敌人凶恶攻势的准备。

另外我军的第十一纵队,在四纵一线阵地的侧后方,构建了二线部队。

综上所述,刘亚楼认为塔山防线的问题不大。

林总强调说:“问题不是不大,而是很大!”

为了抵挡敌人的援兵,林总派遣一纵进入高桥地区,那里是塔山和锦州的中间地带,当作此战的总预备队。

也就是说好钢用在刀刃上,把东野最精锐的一纵,放在了预备打援的位置上。(后来真正开战之后,攻城部队无论遇到多大困难,林总也没有调动一纵,可见他对塔山防线的担忧)

而东野的政委罗荣桓,看出了塔山阻击战的重要性,于是他提出了建议,派出苏静去塔山防线,协助四纵指挥部队。

林总认同政委的看法,于是罗荣桓喊来了苏静。

罗对苏说:“苏静同志,决定派你到四纵去……”

罗荣桓开门见山,说那里会爆发一场恶战,而我军四纵和十一纵,外加两个独立师,要把敌人的援兵挡在锦西,这样才能保证攻城部队顺利完成作战任务。

罗又强调说:“四纵的任务可能更艰巨。你的任务就是当参谋,出主意、协助四纵首长死守塔山,叫敌人尸骨成山,血流成河,不能前进一步……”

政委要求苏静去了之后,要跟四纵的司令和政委讲清楚,身为指战员要有不怕牺牲的精神,无论付出多大的代价,无论遇到任何情况,战斗意志不能动摇,务必要在塔山顶住敌人的援兵!

事实证明,罗荣桓的预测和命令完全正确,塔山的确尸骨成山、血流成河。

敌将侯镜如,率领“东进兵团”在10月10日的凌晨,对塔山发动全线进攻,炮火映红了夜空。

敌人一遍又一遍的炸碎塔山工事,而我军则一次又一次的修复工事。

敌人一批又一批的,向塔山阵地接连进攻,犹如是墨水滴入了清茶盏,敌我双方展开混战。

而我军的炮火,同样狠狠回击敌人,轰敌第二梯队。

开战当天,敌向我军的白台山防线,发动了七次大规模的进攻,向我军塔山阵地,发动了九次大规模进攻,次次都被打了回去。

第二天,敌人再次用同样的方式进攻我军防线,我军预备队立刻出动,与敌混战。

敌人的炮火更加猛烈,全力扑向我军核心阵地塔山堡,一直打到第三天,才暂时告一段落。

10月13日,敌人开始了第二阶段的进攻,塔山阻击战进入了最激烈的攻防混战。

敌陆海空军,用出了最大的火力,一度打入了塔山铁路桥头堡。

罗荣桓那句“尸骨成山、血流成河”成了塔山阻击战的真实写照,战争的车轮碾过,血浆染红了辽西防线。

敌人动用成建制的师级作战单位,甚至是整个集团军,冲向我方防线。

一眼望去,遍野人头攒动,敌人完全是不顾一切代价,犹如发疯一般扑向塔山。

敌我双方针对一个个的阵地,展开了反复争夺,战壕犹如是被鲜血浆洗过一般。两军交战最激烈的那块阵地,竟然反复易主十次,每一次都是尸骨遍地。

这场艰苦的阻击战,前后打了六天六夜,敌人单单在塔山这一个地方,就丢下了六千多名士兵的尸体。

而最后的结果也就众所周知了,我军获得了塔山阻击战的最后胜利,此战被列为三大阻击战之一。

(二)敌副司令范汉杰被俘,怒骂廖耀湘和侯静如不来救援

在10月14日那天,林总一路登上了帽儿山,旁边就是我军的459高地。

风越来越大,云雾滚滚而来,而即将开始的战斗,会震撼天上云烟,打碎地上尘土。

林总掐着时间,在上午十点发动总攻,命令很快就传达到各攻城部队,攻锦之战正式开打。

此战前后持续了31个钟头,也就是说打到了十五号那天的下午十八点宣告结束。

我军伤亡两万四千多人,歼锦州守军十二万人,俘虏敌锦州指挥官范汉杰。

此人在东北位高权重,又是黄埔一期生,而今败在了四期生林总的手里,被我军生擒活捉。

范汉杰被战士们带到了我军的指挥部,这是他以前一直想来的地方,却是他如今最不想来的地方。

在那小小的土房子里,坐着东野司令林总、政委罗荣桓、参谋长刘亚楼。

范汉杰万万没想到的是,东野的指挥部居然如此破旧,他下意识地说:“真没想到,你们竟然就在这破房子里指挥打仗。”

林总依旧是平常的表情,望着他在东北的老对手,冷冷地问:“范将军,对锦州之仗,有何观感?”

范汉杰听林如此询问,他苦苦叹了一口气,回应说:“锦州好比是一根扁担,一头挑着东北,一头挑着华北,现在扁担断了……”

林总又问:“那你对锦西战斗怎么看?”

此事不提还好,范汉杰一听锦西的战斗,恨得牙酸嘴抽筋,他说:“我真想不通。从葫芦岛到锦州不足百里,侯镜如爬也该爬过来了……”

范汉杰在此战中,一直等待侯镜如的援兵,他认为侯有两个军和六个师,再加上海空的立体作战,应该很快就能到达锦州才对。

然而,范汉杰只能听到塔山那边的炮声,足足听了六天六夜,却迟迟没有等来侯镜如。

范从炮声判断,侯估计打得很猛,但却只闻炮响,却始终不见人来。

再有就是,范汉杰也恨廖耀湘,明明掌握着机械化的重装部队,为何停在了彰武那边?为何不肯越过辽西防线,尽快来锦州呢?范汉杰骂到最后,满脸气愤地说:“真是岂有此理!”

很显然,范汉杰对此战有一万个不服气,他当时哪怕想破脑袋都想不通,为什么侯镜如何廖耀湘无法过辽西防线?

原因便是我军的塔山阻击战,从10号打到了15号,前后激战六天六夜,纸面上的战果是毙伤敌军七千多人,而实际上的战果,则是粉碎了蒋氏的战术意图,保障了功锦的大胜利。

10月17号,长春那边被围困的敌人一个军,对外宣布战场起义,拉开了敌人的起义风潮。

长春在接连不断的起义当中,正式宣告解放!

(三)廖耀湘被俘不服气,想要再打一次

我军接下来的作战计划,则是攻打锦西和葫芦岛。

可谁知在20号那天,察觉到廖耀湘的异动,此人带领“西进兵团”并没有撤往沈阳。

于是我军更改原计划,决定去战廖耀湘,去啃东北战场最硬的骨头。

到23号那天,东野重兵扑向廖耀湘兵团,原先负责攻打锦州的我军主力,回身去战廖耀湘,廖被围困在了黑山和大虎山,面积约有一百多平方公里。

这是我军史无前例的歼灭战,新仇旧恨一起算。

要知道东野自从组建以来,跟廖耀湘所指挥的新一军和新六军(五大美式主力军之二),展开过多场激战,血债早就记了东北大地。

就在混战的过程当中,廖耀湘却倒了血霉,万万没想到自己在胡家窝棚的指挥部,遭遇了东野一个营。

而我军的这个营,也万万没想到会摸到廖耀湘指挥部,只看到那一根根的天线,就跟灌木丛似的。

该营二话不说就扔出了手榴弹,廖耀湘的指挥部被炸到瘫痪,彻底丧失了指挥能力。

至少有几十个敌军高级将领,当场被手榴弹炸死,等于是炸碎了指挥中枢。

廖耀湘本人谈起此事,他说:“你们第一棒子打碎了‘西进兵团’的脑袋,使我感到兵团的命运已处于万分危殆之中……”

战场混乱不堪,不仅出乎了廖耀湘的预料,也出乎了我军指挥官的预料。

士兵找不到自己的长官,而各级长官也找不到士兵,都打得分不清东西南北。

敌我双方的原计划全部破产,根本就不可能施行。

林总当机立断,他命令道:“告诉部队,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打,哪里枪声密集就往哪里冲,纵队不要去找师,师不要去找团,大家都去找廖耀湘就行了。”

任谁也没有想到,我军的这次大歼灭战,会打成这般景象,廖耀湘头脑发懵,林总则头脑清醒。

敌新一军和新六军,此战折戟东北。

廖耀湘被我军生擒活捉之后,心里是一万个不服气,只不过他没有胆量顶撞林总,于是想要拿刘亚楼撒气。刘负责摆下饭菜,款待被俘的敌军将领。

廖耀湘气鼓鼓的,骂我军不懂战役,也不讲究战术,再打一次便可证明。

刘亚楼说:“不是我们不讲究战术,是你看不懂我们的战术。”

一番争论过后,廖耀湘气不过,一把摔碎了酒杯。

刘亚楼痛斥蒋氏反人民,斥责廖耀湘无非是蒋氏的殉葬品之一罢了。


上海白蚁防治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密新媒体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高密新媒体 X1.0

© 2015-2020 高密新媒体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