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新媒体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投资需要知行合一

2022-12-30| 发布者: 高密新媒体|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公元1506年,因直言上书,王阳明得罪了宦官刘瑾,被贬至贵州龙场做驿丞。此时的龙场,远在西南边陲,于万山...
吊装带

公元1506年,因直言上书,王阳明得罪了宦官刘瑾,被贬至贵州龙场做驿丞。

此时的龙场,远在西南边陲,于万山丛棘之中,蛇虫出没,是个不折不扣的蛮荒之地。

当翻山越岭,跋涉千里来到龙场后,一处栖身之地也没有。踏实安心地睡上一觉,对王阳明来说成了奢望。

不久,身边的随从一个个病倒,王阳明当起了“仆人”,不仅烧水、做饭,照顾那些随从,还常给他们唱小曲、讲段子,宽慰着身边的人。

没有房子,就自己动手建造;政务荒废,就从头开始梳理。在龙场,王阳明白天开荒种菜、传道授业、治理地方,晚上打坐修心。

此时,王阳明对得失荣辱已然超脱,他更加专注于内心的安宁,龙场悟道也成为“阳明心学”的起点。

如今,“致良知、知行合一”被许多人奉为圭臬。但生活中,很多道理我们都懂,能够从一而终践行的人却少之又少。

尤其在投资上,我们经常遇到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投资专家”,逻辑严谨地讲述着缜密的投资方法论。但长久来看,真正在投资中成为“恒星”的人少之又少。

巴菲特的投资理念看起来很简单,就是买入好公司;邓普顿的逆向投资看起来也很简单,就是买入低价股。

有人曾问巴菲特:“你的投资方法既然这么简单,而且又这么赚钱,那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学你呢?”

巴菲特回答说:“因为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愿意慢慢变富。”

也曾有人问过王阳明,那么多人知行不一,应作何解释?王阳明说,这是因为被私欲隔断了。

巴菲特和王阳明的话,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很多人都知道,运动能让身体保持健康,少吃炸鸡薯条能减少肥胖,但是许多人很难拒绝懒惰、高热量美味带来的诱惑,这就是“私欲”。

在投资上,私欲会放大逐利的行为。比如,看到股价连连上涨,多数人会想是不是还会继续涨。因此高位加仓,但却忘记了“在低处买,在高处卖”这个非常简单的道理。又比如,看到股价大幅下跌,多少人在恐慌中割肉离场,错过了低价布局的大好时机。

在《聪明的投资者》中,格雷厄姆写下这样一句话:投资不是在别人的游戏中打败他们,而是在自己的游戏中控制自己。

那么,如何控制自己?我们可以在王阳明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理论中找到答案。首先,找到适合自己的投资方法论;其次,要坚定地用这一方法论执行投资操作。

龙场悟道后,王阳明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改变了自身命运,甚至改变了历史。他率文吏弱卒,传道教化,荡平了横行江西数十年的巨寇;以攻心奇谋,以火攻几十天平定了明朝宁王之乱,等等。

知易行难,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一场完美的投资,就像一壶陈年老酒,是温度、农作物、时间等合力酝酿的结果,工序、时间,一道、一秒都不能少。

在变幻莫测的市场里,希望我们都能够“致良知”,在混沌中清醒,在动荡时坚持,知行合一,收获投资的硕果。

责任编辑:石秀珍 SF183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密新媒体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高密新媒体 X1.0

© 2015-2020 高密新媒体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