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真好玩儿,我一句也听不懂!”1942年,一个给日军当话务兵的小伙儿,每天笑着听日本人讲话,挨骂都听不出来。结果有一天,日军发现坏了大事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1942年9月,八路军根据收集的情报发现了日军的异常:日军频繁往鲁西南地区调动兵力,大有“扫荡”之势。 冀鲁豫军区第七分区想要做好应对,可是却不知道日军究竟什么时候扫荡,甚至也不确定到底要不要扫荡。 而我军想要掌握确切的消息,就必须要派一个人深入虎穴,想方设法拿到“一手”的情报。 第七军分区政委赵基梅思来想去,叫来了一个小伙儿。 这小伙儿叫程亮,1923年出生于河南洛宁县程家岭村。 程亮16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多次冒着枪林弹雨去炮楼喊话,瓦解过不少伪军。 他还曾单枪匹马闯进国民党司令部,订立“互不侵犯”的协定,深得赵基梅的信任。 更重要的是,自从日军全面侵华,程亮就开始苦学日语,一直在八路军中,负责翻译情报的重要工作。 接受了任务之后,程亮拿着赵基梅给他准备好的推荐信,化装成农民,连夜赶到了定陶县。 第二天上午,程亮溜溜达达地来到南王店的伪军据点,二话不说,先给门口的岗哨发了几根香烟。 门口的伪军一边夸他懂事儿,一边带他进去见队长。 队长接过推荐信,仔细看了起来。 信是定陶抗日游击大队长程书勋写的,信中说:这程书光(程亮化名)是他本家兄弟,曾在国军高树勋的部队当过通讯兵,希望伪队长给口饭吃。 程书勋外号“程老五”,曾在“守护红三村”的战役中,带队消灭敌人1500余名,在定陶、曹县一带非常有名,哪个伪军头目都要给他三分面子。 看完了信,伪军队长又问了问程书勋的情况,程亮一一作答,毫无破绽。 伪军队长放心了,嬉皮笑脸地说:“我原来还跟程司令扛过枪呐,他让你在这混口饭吃,我哪敢不答应?你就还做老本行,专门管着咱们据点那个电话吧!” 就这样,程亮当天就顺利上岗,成为了一名伪军通讯员。 伪军的这部电话,是日军用路过的电话线分接出来的,只要有人通话,这电话都会响,要是拿起话机,也能随时听到来往的电话内容。 由于不确定鬼子何时会下达“扫荡”的命令,程亮不分昼夜,几乎24小时守着电话机。 伪军队长一看,这小伙子不错,太忠于职守了,对他非常满意,时不时就表扬一下。 队长乐得省心,不再去关注程亮,可副队长却起了疑心。 副队长刘五是小鬼子忠实的走狗,他虽然打仗不行,却会日语,得到了小鬼子的赏识,混了个副队长的职务。 伪军大多是混日子的,可程亮却只要有空就举着电话,听日本人“叽哩哇啦”,这简直太可疑了。 刘五假装路过,跟程亮闲聊了起来:“这日本话有什么好听的,你听得懂吗?” 程亮假装出非常有意思的样子说:“副队长,你说这日语还挺逗,虽然我一句也听不懂,但就感觉这同样的意思,竟然用日语和汉语完全不一样,你说多有意思!” “真是个土老帽!”刘五撇了撇嘴,又跟程亮闲聊起来。 聊了几句,刘五突然冒出句日军:“你这个八路,竟敢来这儿卧底!” 刘五突然发难,本来是试探一下,没想到程亮早有准备,一副完全没听懂的样子,还鼓掌说:“哎呀,说得真好!” 刘五这才放心,拍了拍程亮的肩膀说:“好好工作,以后教你!” 说完,刘五就扭头走了,一边走一边摇头嘟囔:“难道真有这么认真的傻小子?” 程亮就这样“认真值班”了半个多月,这天中午,他刚打完饭,端着回到电话旁,电话就响了起来。 程亮急忙拿起听筒,听到里面的谈话后竟然打了一个激灵。 电话中,日军驻河南商丘的联队长正在下达“围剿”命令:让菏泽、定陶、曹县等地的日军,于当天夜里,对八路军第七分区的驻地“立本屯”进行围剿。 程亮放下电话,突然捂着肚子“哎哟、哎哟”地叫了起来。 他以吃饭前喝多了凉水为借口,要进村去找个大夫看看。 出了炮楼,程亮就将消息传递给了联络员,联络员一点也不敢耽误,直接送到了部队。 七分区的八路军战士们连夜转移,让小鬼子扑了个空,“围剿”计划宣告失败。 程亮以“另谋高就”为由,辞去了工作,伪军队长还感到非常可惜。 程亮后来被组织调到定陶一带,公开亮明了身份,专门负责瓦解、争取伪军。 那伪军队长知道后,还偷偷地去见程亮。 程亮为他讲明了道理,使其民族自尊心得到启发,暗中投靠了八路军。 在程亮的努力下,定陶一带的伪军,大多暗中投降,给小鬼子使了不少绊子,也给抗日做出了贡献。 作者:心之语 编辑:池鸿 【参考资料】: 《程亮:名震鲁西南的敌工部长》 丰庭智能影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