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地产债券掀起临停潮,包括碧桂园、金地和龙湖在内的房企旗下多只债券大涨。与此同时,旭辉、龙光、新城发展和碧桂园等在香港上市的房企股价涨幅一度超20%,A股市场上,阳光城、金科股份和中南建设涨停。 地产债和地产股的异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业内人士指出,从近期的政策来看,稳地产取向不变。此次交易商协会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中新增了“直接购买债券”方式,后续进展值得关注,地产信用或将迎来新起点。 一则消息引发的地产债临停潮 11月9日,多只地产债开盘后悉数上涨,其中“21金科04”涨超21%,“21绿城01”涨超16%,“21金科03”涨超13%,“20金地01”涨超7%。盘中,“21金科04”涨超45%,“16金地02”“16龙湖02”“21碧地01”“20龙湖02”等12只地产债触发盘中临时停牌。 这与前一日,地产债涨跌不一的小幅震荡格局形成了鲜明对比,9日地产债市场犹如注入了“强心针”,瞬间活跃了起来。 这样的强势表现可能源于昨晚的一则消息。据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11月8日消息,为落实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在人民银行的支持和指导下,交易商协会继续推进并扩大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二支箭”),支持包括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发债融资。“第二支箭”由人民银行再贷款提供资金支持,委托专业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通过担保增信、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直接购买债券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发债融资。预计可支持约2500亿元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后续可视情况进一步扩容。 业内人士指出,2018年,针对部分民营企业遇到的融资困难问题,经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从信贷、债券、股权三个融资渠道采取“三支箭”的政策组合,支持民营企业拓展融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作为“第二支箭”,有力引导市场机构改善对民营企业的风险偏好和融资氛围,有效缓解了民营企业信用收缩问题,促进了民营企业融资恢复,降低了民营企业融资成本。 从现阶段相关举措实施效果来看,今年以来民企债券融资环境明显修复。根据中诚信国际统计,今年1-10月民企净融资规模与去年同期净流出超过1700亿元的情形相比大幅收窄至300亿左右,但考虑到民企融资尚未实现净流入,其融资环境的进一步修复仍依赖于支持举措的持续发力和落实。 事实上,前不久“房产税、地产风险资产价值重估”等消息导致地产板块跌幅较大。不过,央行、银保监、交易商协会等部门纷纷在多个场合持续表态,要抱有对政策解决问题的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11月1日,交易商协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联合中债信用增进公司,召集21家民营房企召开座谈会。座谈会明确中债增将加大对民营房企发债的支持力度。 广发证券分析师刘郁认为,交易商协会公布的政策中包括支持房地产企业在内的民营企业融资,特别强调了地产民营企业的融资安排,向市场展示出未来发展的方向。 “直接购买债券”方式引市场关注和期待 高频数据显示,近期地产销售仍然偏弱,出口运价继续放缓,建筑业较为稳健。但高频数据未指向经济基本面发生重大变化,目前不至于转向拉动中长端利率上行。 中信证券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以来,样本城市商品房网签同比下降30% , 二手房网签同比上升40%(10月份分别为同比-25%、+46%)。 中信证券分析师陈聪认为,局部疫情和宏观经济增长减速风险之下,房地产市场的复苏较为脆弱。大多数大城市二手房房价处于微幅下降通道,消费者信心仍有待进一步支持。 “此次交易商协会公布的稳信用举措,较之此前交易商协会组织中债增进公司开展部分民营房企债券融资增信工作,在金额上更进一步,在支持方式上也有进一步拓宽,有助于进一步稳定债券市场信心。”陈聪说。 那么此次地产债的集体大涨是否能持续抑或能持续多久?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目前行业出现弱复苏态势。从违约情况看,当前境内地产债的违约规模和数量降低至2021年初的水平,新增违约主体数量在降低,而境外美元债的违约规模和数量连续四个月下降,信用环境有持续改善的可能性。如果后续政策能有效带动房地产销售,预计未来地产债净融资和利差情况或将改善,地产信用也将迎来新起点。 广发证券研报指出,此次交易商协会发文还强调通过担保增信、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直接购买债券等方式,前两种工具之前都使用过,此次新增了“直接购买债券”方式,而直接购买债券支持的效果最好,后续进展值得关注。 中金信用研报也指出,对比此前国常会、央行的表态,虽然此次交易商协会发文未明确是在一级还是二级市场买债,不过为了稳定市场,二级市场买债的可能性更大。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民营房企融资得到了监管层的进一步力挺。想象一下,一边是几万块就能将十亿元债券价格折半,另一边是怀揣着至少2500亿元的“国家队”,过去一年里在债券市场上的多空之战,已然就要落下帷幕了。 陈聪认为,如果后续政策能有效带动房地产销售,预计未来地产债净融资和利差情况或将改善,地产信用也将迎来新起点。 中诚信国际研究院副总监谭畅表示:“预计政策推动下,优质民营企业、示范类房企以及科技创新等领域民营企业融资环境将获益更多,四季度民企净融资有望恢复净流入”。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皮肤管理课程 http://www.yanxikou.com/course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