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新媒体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广东“大老虎”贪腐3.4亿,曾深夜突击强拆民宅,2014年被判死刑

2022-08-14| 发布者: 高密新媒体|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腐败犹如一颗社会毒瘤,从来没有因为出身、权力的大小以及官职的高低而停止它的蔓延滋生。反之,从近年所查...
私人影院免费在线看最新电视剧 https://www.sirenyy.org

腐败犹如一颗社会毒瘤,从来没有因为出身、权力的大小以及官职的高低而停止它的蔓延滋生。反之,从近年所查处的案件中,细心之人不难发现,小官巨贪,小官大贪,也越来越严重。无论是手段还是贪腐方式,也变得越来越隐秘。尤为重要的是,有小官而引发的“窝案”也成为近来腐败案件高发多发的一个共性。

因为其官职小,而不受瞩目,加之权力监督的缺失,更加助长了腐败分子的嚣张气焰。即便是到了法庭上,气焰也极为嚣张。对于自己所犯的错误及罪行并没有深刻的认识,毫无悔改之意。反之却是迈入一个“一人贪腐,全家受益”的恶性循环中。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官员不在少数。因为他们的疯狂贪腐,在民众中影响极为恶劣。而让他们疯狂贪腐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已经无所牵挂。因为他们也就是我们经常从新闻中听到的一个词“裸官”,这也是近来腐败案件中出现的新的动向,好在国家相关部门,也相对应的针对裸官也出台了相对应的政策及措施,大大打击了裸官的嚣张气焰。

今天,我们就近距离走近时任广州市国营白云农工商联合公司总经理(全民所有制企业)张新华,深入剖析张新华的贪腐过程。从事后官方披露的案情来看,张新华无论是涉案金额还是涉案人数之高,都创下了历史之最,属近年来罕见。

根据官方披露的信息,张新华,1962年出生,中专文化,广州白云区人。从公开的信息来看,张新华是土生土长的广州人。张新华的工作也因为其特殊性,让其找到了借鸡生蛋的“生财之道”。正是因为企业不起眼,让张新华有了可乘之机,事后张新华也因为涉案金额高达3.4个亿而被誉为“广东第一巨贪”。

上世纪九十年代,正值国家经济转型期。特别是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国家在政策上都给予了极大的倾斜。而这一时期的张新华,恰逢进入白云公司的管理层。从信息层面来说,张新华有一定的优势。贪婪是人性使然,特别是像张新华这种有过小便宜之后,便无法控制自己。这也是大多数贪腐官员的一个共性。

长时间在一个单位任职,无论是从业务上还是就工作能力而言都是弊大于利。弊端无非就是容易形成利益小团体,特别是其中部分人走上领导岗位,更会借助权力的光环,完成自己想完成的事情。为自己的一些违法乱纪披上合法的外衣。

拿张新华来说,自1994年5月进入白云公司管理层,是其人生的一个里程碑。因为其所在的白云公司,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一些冲击。改制可以说,是当时大多数国有企业面临的一个难题。国有企业该怎么改,该如何改?一直困扰着国有企业的领导层,毕竟这个改制没有经验可遵循,更没有什么成功的案例可借鉴。大多数的国有企业,都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

这就是当时的一个现状,不改不行,改又没有案例可借鉴。基本上跟赶鸭子上架没什么区别,前方的路是什么样子,谁也说不上来。张新华基本上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在白云公司的管理层蛰伏了四年时间。四年时间,让张新华有充裕的时间去韬光养晦。

与其说是韬光养晦,不如说是为了等待时机。从近来官方查处的一系列贪腐案件中,我们不难发现,贪腐官员之所以这么的猖狂,一方面原因是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是权力在一定时期内出现了胡作为,乱作为,甚至是不作为的现象。暗箱操作更是成为一种常态化,几个核心权力的人物,一顿饭,一个电话,甚至是一个招呼就能轻而易举地决定一件事情。

这在张新华的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说是近年来的一个典型。特别是自1998年6月以后,张新华走上白云公司总经理的领导位置,开始全面主持公司工作,为张新华之后的一些违规操作,提供极大的便利与掩护。也为张新华的权力寻租提供了一个空间,在张新华的身上,表现最为典型的要算"用国家的鸡为自己下蛋"。

1998年,国内正值企业改制。这在当时来说的大势所趋,特别是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改革力度更是前所未有。作为公司领导的张新华自然是从中嗅到了发展的机遇,但是作为公司决策者的张新华并没有将这个心思用到公司的发展上,反之,却是想着如何将这些国有资产装进自己的口袋中。

侵吞国有资产也是近年来案发率相对较高的一个领域,国有资产贱卖更是数不胜数。这不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需要相关部门的配合。说得更为直白点,没有团伙配合,一个人是无法完成的。特别是国有企业内部管理层的核心人物,张新华的文章做得更是到位。从进入公司管理层开始,张新华就一直在盘算着这一件大事。

如果说,刚开始的张新华还有点试探性的味道,最多也就是在企业改制中对于国有资产的评估,做做文章,那么之后的张新华就显得有点明目张胆了。似乎已经不满足于一些小恩小惠,不如自己亲自上阵过瘾。说得更为简单点,就是钱还是落到自己口袋中比较踏实。

恐怕连张新华自己也不会想到自己会东窗事发,事情发展之快,完全出去张新华的预料之外。用张新华的话来说,自己将国有资产装入口袋中,还是有一定的理由。完全是为了安置企业下岗职工,自己的出发点没有任何私心。这样的说辞,恐怕张新华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根据官方披露的信息,2006年张新华擅自成立私营性质的广州新雨田置业有限公司,并与新雨田公司合并,以改制之名,将管辖下的国有资产全部私有化。而张新华将原国营白云农工商联合公司的部分管理层人员也拉入了新成立的新雨田置业有限公司,并让这些人员在新雨田公司占有相应股份。其中,张新华在新雨田公司占有25.4%的股份,折合人民币7200余万元。经评估,张新华涉嫌贪污的这些被非法转移的国有土地和房产价值达2.84多亿元。

张新华的手段可谓是千奇百出,白云公司下辖子公司的运营正常的,也被张新华运用虚假债务,虚假评估等手段来使其成为一个资不抵债濒临破产的企业。国有资产在张新华的一番运作下大幅度缩水。这正是张新华所希望的,似乎张新华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对此没有丝毫的愧疚之心。

特别是将这些国有资产通过一系列操作之后,变成了一个利益共享的私有财产。张新华经过一系列的运作后发现,不能光自己吃肉,适当的也要留点骨头。这也就有了,为什么张新华说成立公司是为了安置企业内下岗职工。似乎听张新华这么一说,永远不会有人去怀疑。如果说,不是张新华东窗事发的话,恐怕那些下岗职工永远也不会想到,张新华是如此的下作。

权力,经过无限放大之后,不经意间,财富便随之而来。张新华的手段在权力的配合下,几乎是上演了一处自导自演的闹剧。现在看来,称之为闹剧,一点也不为过。通过自己的公司与白云公司打官司等一系列的操作,让人似乎有点当局者迷的感觉。

2000年以后,国内房地产市场愈发活跃,土地财政成为地方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作为国内一线城市的广州,地价更是一飞冲天。张新华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发财机会。伴随着广州市区的不断外扩,作为白云公司一把手的张新华这个时候又盯上了房地产开发这块肥肉。

张新华手段之狠辣,在其之前的一次强拆中便暴露无遗。瞄上土地开发的张新华,利用手中的权力开始大面积囤积土地。特别是处于市区的一些城中村,更是张新华关注的焦点。这个时候,一个较为突出的矛盾便凸现出来,拆迁矛盾,是比较敏感的话题。因为拆迁而引发的血案也数不胜数。

因为在当时来说,对于拆迁补偿,没有一个标准。基本上就是拆迁办,几个领导开个碰头会,结合预算,做出的一个补偿标准。法律层面上来说,更是模棱两可。基本上还是人为操作的空间比较大,简单来说,补偿单价高的话,最为普遍的就是在补偿面积上做文章。反之补偿面积过大,就在补偿单价上做文章。

这已是拆迁中一个公开的秘密,以最小的代价完成拆迁任务,是每一个土地开发者所追求的,张新华也不例外。土地开发因为其暴利而倍受开发商青睐,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也是数不胜数。就张新华而言,只要是张新华看中的地块,没有拆不了的。

“谈不妥,就想办法解决。”这是张新华比较常说的一句话,刚开始,作为下属,还有点懵。之后,张新华的一句话点醒梦中人,“人总要休息”。如果说地震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的话,那么深夜强拆,就是人为的地震。放眼全国,趁着村民熟睡而强拆,但凡有点良心的人,谁会去做这种丧尽天良之事,恐怕也就只有张新华能做出来了。

只是张新华没想到,强拆,拆出了人命。因为手中有权,通过运作,事态一时间被压了下来。但纸终究还是包不住火的,张新华是2013年被查的。张新华的事情,也有人在一直不停的在反映,最终张新华都通过权力运作摆平。

张新华对于国内的法律还是研究的比较透彻,严格来说,张新华是彻彻底底的“裸官”。为保险起见,张新华多年以前就已经离了婚,前妻带着他们的孩子移民到加拿大去了。本质上来说,张新华已经无牵无挂。更多的时候,国外的高消费成了张新华疯狂敛财的一个动力。张新华也为自己留有后路,据事后官方知情人士透漏,张新华曾准备外逃,相关部门发现其动向后,即刻采取了措施。

即便如此,张新华对于自己的罪行依然没有悔改之意。在闻听死刑判决之后,张新华甚至坦言“自己罪不至死,要上诉。”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张新华面临死刑判决时,也暴露出了内心的慌张。在这里,我们不禁要问张新华,你有没有想过被你强拆后失去家园的村民,以及因为强拆而走上极端的村民。对其家庭,子女所带来的阴影,又该有谁来承担呢?

声明:刊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投稿邮箱:service@shxyo.com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高密新媒体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高密新媒体 X1.0

© 2015-2020 高密新媒体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